绵阳创新实施企业岗位订单制职业技能培训试点
近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绵阳市企业岗位订单制职业技能培训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支持企业结合岗位技能需求实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试点时间为2024年至2025年。
将培训实施主体放权给企业,企业根据空缺技能岗位或生产实际提出培训需求,采取备案组建企业培训机构,或与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民办培训机构企校合作的方式申报培训项目,发布包含工资薪酬待遇等内容的培训招生简章,面向符合条件的人员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支持企业打破职业工种限制,根据岗位所需技能开展培训,自主选择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六类人员”开展岗前技能培训;或面向新招录企业职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企业可将岗位安全、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工伤预防等纳入培训内容,培训总学时不超过40个学时,技能操作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70%。
这也是实施办法最大的亮点。将培训后就业情况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同时对生产制造类、生活服务类不同岗位实行差异化补贴标准,最高可享受25元/学时·人补贴,形成“培训促就业、培训促稳岗”的效果。
作为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此次绵阳创新实施企业岗位订单制培训试点旨在进一步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构建以用为本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切实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训什么样的人才。”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培训全链条服务,助力就业重点群体吃上“技能饭”,实现“想就业、能就业、就好业”的美好愿望。
据悉,此次改革试点在放权的同时,也将注重守住资金安全底线,培训过程将纳入就业培训监管平台全程监管,并对培训达标情况认真核验,切实发挥培训资金最大效益。
(涪江观察记者 彭紫薇 王泽宇)
相关信息
本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