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安昌河,西至货运通道及以西约1公里部分用地,北至横二路及以西北约1公里,南至安州区界,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21.7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9.82平方公里,规划区居住人口规模约为20万人。
二、规划功能定位
河西片区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承接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及产业南翼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城市设计基于生态、创新、品质、文化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河西片区的发展定位为“绿色智造、宜居花城”。
三、规划布局结构
设计提出“营造活力河、控制生态廊、打造双组心、构建服务环、布局四组团”的布局结构,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创新智造、城市服务、社区服务四大类功能。
活力河即沿安昌河两岸打造景观优美,活动多元的活力滨水空间;生态廊即包括塔九路城市结构性生态绿廊和东观斗山、西双包山两条山体生态屏障,及若干绿化次廊;双组心即南部由综合服务中心和科技之心构成功能互补,跨河联动发展的创新服务新中心;服务环即依托辽宁大道、恒源大道、辽安路、河东路、金凤路以及轨道交通和公交干线,形成的城市生活服务环;四组团即于安昌河两岸形成,花荄组团、界牌组团、河东组团、科技城核心区四大组团。
四、规划控制
根据城市设计提出的设计策略和引导性控制要求,进一步深化为控制指标和导则,做到与城市设计环环相扣、彼此协同。
(一)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本次规划形成4个居住区、1个居住小区(基层社区)。配套设施布置采用大集中、小分散,按区级-居住区级-社区级三个层次进行配建,并满足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的控制要求原则进行分级设置。
(二)道路交通规划
快速路:兴安大道、塔九路;
主干路:“三横一纵”的主干路系统。“三横”:先林路、辽安路、青安大道;“一纵”:辽宁大道。
(三)市政设施
供水:远期取消现状花荄一水厂、二水厂、界牌水厂;由花荄三水厂(远期9万吨/日)统一供水。远期水源以安昌河地表水为主。
污水:污水统一排入南部安州区清溪污水处理厂,远期扩建后处理能力达到7万吨/日(考虑远景用地)。
雨水:地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进入市政管道收集,就近自流排入排洪沟渠等水系。 防洪:规划区安昌河的远期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近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排涝:规划采用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日排完不成灾的标准设计。
电力:110KV电源由规划区周边的四座110KV变电站提供,分别是南面的界牌站(已建、扩建)、北面的花荄站(已建、扩建)、西面的华晨站(已建)、东面的先林站(新建)。 通信:规划区建5处电信端局,采用模块局形式。 燃气:规划气源由西南石油地质局德阳156#井供给,规划区设置分输站一处;配气站2处。
(四)开发强度
根据《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版)及河西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对各类用地进行指标控制。
公示时间:2018年8月8日——2018年9月18日,如有意见请于2018年9月18日前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市城乡规划局。联系人:卢昱彤 联系电话:0816-6336890邮箱:mughjbzk@126.com
